可以说很严重,但这个“严重”,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中性词。“严重”本身是具有两面性的。

第一,就如同任何文化问题的背后都会涉及到政治和经济一样,任何自然和公共卫生灾害,都不会单纯地停留在事件本身,它最终都会变成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它一定会被各方势力所利用,大家一定要对此多个心眼,这次疫情中的各种谣言和各种舆论战,就很说明问题。

第二,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此次疫情亦然。

不可否认,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了很多经济行业的下滑,例如星巴克25号宣布关闭湖南所有店面;例如交通运输部公布消息称,铁路发送旅客下降 41.5 %,道路发送旅客下降 25.0%;水路发送旅客下降 54.5%;民航发送旅客下降 41.6 %;再例如旅游业近半瘫痪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但不要忘记,经济的结构也是不断在变化的。我国经济这几年一直处于深调期,我们不能只看到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而忽视疫情和疫情之后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疫情在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多年来想发展却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而没有机会发展的那些行业提供了机遇、凝聚了共识。例如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的城建问题、信息化互通问题等,给未来城建改造、信息化建设以及物联网、5G发展都提供了大量投资机遇;例如让政府和企业发现了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为未来的公共卫生安全市场提供了认识和改造方向。例如疫情中暴露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各种漏洞与不足,为将来相关行业的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论证依据;例如疫情期间大家都闲在家,估计明年的生育率也会有极大的提高,为未来几年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母婴市场的二次繁荣提供了蓄力等等等等,亦是不一而足。

第三,防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要时刻警惕特殊时期怀有特殊目的者恶意带节奏制造恐慌气氛,通过制造对中国经济的不信任,发起和拉动舆论战、金融战。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心理预期的自我实现。在经济中,这个效应同样存在。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如果有足够多的主流参与者认定未来趋势将会怎样,最终结果很可能将和大家的预期相去不远。经济上的预期可以自我实现,所以如果在经济领域造成巨大恐慌,就真的会影响经济。所以一定要警惕各种谣言、看似模棱两可实际却在带节奏、蛊惑人心、恶意煽动和制造恐慌的文章与言论。

上海药物所之前的事迹,很难让人相信。抢购又会造成人群聚集,抢购双黄连,很可能增加感染的概率。

这个双黄连的消息,在最关键的需要闭门不出的时候发出来,非常令人怀疑背后的动机。

另外,该所2003年非典最危险的时候有洁尔阴可以预防非典的恶毒商业行为。

中国一直想拿到中医话语权,目测这次疫情治疗一定会借势推广中医中药,或许,这次治疗疫情的首功,也会归为中医中药。

疫情或者生物战的攻击核心,不是杀所有人,这不现实。

疫情暴露的不是官僚腐败与人性的堕落,这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暴露的是政府的脆弱性。

疫情或者生物战的核心目的是瓦解秩序,秩序的裂解,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