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制造点平易近人、深入群众、倾听粉丝心声的假象罢了。为了市场营销和口碑,无所不用其极了。
其实最后直播完了,接下来该啥样还啥样,flyme也不会因为粉丝的意见而改变什么。
作用基本相当某地方出了些问题,该主管立刻下基层跟群众握个手、聊个天、开个茶话会让群众畅所欲言并表示回去一定认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安抚人心,一副皆大欢喜的样子。某些群众甚至跟主管握了手后能激动老半天,内心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而主管回去赶紧拿香皂洗洗手,然后直奔某五星酒店跟相关利益伙伴们来几杯茅台解解乏,然后来一句:要不是为了稳定(营销),老纸哪里会出来抛头露面受这洋罪。
作为用户,肯定都希望被厂商重视、能够与厂商进行多方位交流、希望厂商能根据自己的建议进行一些软件层面或者硬件层面的调整。但我们却不能不面对几个现实:
1.当一个产业化公司或者行业开始卖人设、拉人心、圈粉丝时,只能说明其硬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已经不足以或者没有办法支撑它进行正常化的行业竞争了。这一条基本适合任何行业。
2.你会用、会玩、长期玩某类产品,那么你可能会对此类产品变得很熟悉,但这并不代表你就能懂得或者熟悉厂商软层面和硬层面的一贯性,也不代表你可以左右厂商软层面和硬层面的统一性。就如同有些玩收藏的,他无论多懂历史、多懂器物,无论他收藏了多少东西,但是他只要他不真正深入学习这个行业的发展史、进化史,或者不真正参与到这个行业运作中,那么他对我们艺术品拍卖和收藏投资的整体套路都是一脸懵B的。他可能会对某件收藏品做出极其精准的点评,但他无法理解我们在做艺术品拍卖和投资时的取舍。
3.只有当消费者的片面需求和厂商的整体布局思维重合时,厂商才会针对你的需求做出调整,并且这种调整首先就是基于自身整体布局的,但他们会对外宣称是相应用户或者粉丝要求。而事实上,消费者的片面需求永远要为厂商的整体布局让路。想要厂商单独为粉丝功能需求做出特殊调整,不是不存在,但存在的可能性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