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一个事: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人,一篇文章写出来,不同人的理解各有不同,这是理所当然,神奇的是,同一篇文章,会有人说我在黑华为,也会有人说我是黑小米,也就是说,有的人认为我是小米的精神股东,有的人认为我是华为的精神股东。神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这么多角色。另外,我一直都认为精神股东都是智障。还有,可不要看不起人哦,随随便便就说我是精神股东,我可不是精神股东,我可是真实持有小米股票的,妥妥的真·股东

好了,言归正传:

v30s部分地方如电池、充电等做的比P40好,其实就和当初v30 pro分数逆袭了mate30的事情是一样的。其实不过都是产品精准定位下的企业决策而已,根本目的还是利润最大化。商人有可能是慈善家,但那是在慈善晚会上,在销售商品时,商人就是商人。

因为两款手机整体的目标人群基本不同,但也会存在交叉部分,而这个交叉部分更多的是体现在数码圈和线上的学生等年轻人群体,这类群体才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品牌、不同档次的手机,因为他们相对线下人群往往更专业一些,他们不仅懂手机表面配置、也清楚手机隐性配置,他们能明确自己对手机的个人需求,清楚自己的选择侧重,所以这个群体的用户,只要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一般什么牌子都会用,很少会被“品牌”绑架、被“品牌影响力”影响选择。

但对于其线下消费群体和目标人群而言,这帮人不搞机的,手机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个通讯和获取外界信息、偶尔娱乐消磨时间的工具而已,所以,收入的差距、对品牌的认知和精神需求的差别、使用惯性等,都会导致这两款手机的线下消费人群和定位人群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分野的,所以,就如同当初v30p拍照超mate30却毫不影响mate30销售一样,V30S同样也不可能对P40阉割版的销售造成任何影响。

这就就如同汽车的0到100加速和丰富的电子配置一样,是卖点不假。但对于奥迪的目标客户而言,哪怕有一天奥拓的0到100加速和电子配置都秒了奥迪,但奥迪的目标客户依旧不会看奥拓一眼。在奥迪的目标客户眼里,奥拓的速度和电子配置就是秒了奥迪,它也不过是个跑得快点、电子配置多点的奥拓,它的对手只能是长安奔奔和奇瑞QQ,不可能是奥迪。所以,奥拓跑的很快、电子配置很丰富对奥迪有威胁嘛?一点都没有。对谁有威胁呢?长安奔奔和奇瑞QQ。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贬低谁,只是在说明一个定位人群分野的道理。我求生欲很强的,所以必须解释一下。

手机这个东西,当你跳出数码圈去看,你会发现,在线下和普通消费群体中,品牌的影响力效果还是蛮大的,是喜欢“认牌子”、“讲档次”、“看实力”、“享服务”的,哪怕这个牌子的某个产品品质名不副实,但是他们就是愿意为品牌买单。就如同日常穿李宁的你,一般很少去逛双星店,哪怕李宁可能比双星更容易开胶;日常穿aj的你,一般很少去逛安踏店,哪怕aj穿起来可能比安踏更捂脚;日常开bba的你,换车一般很少会考虑长城本田,哪怕bba烧机油比长城和本田更厉害。这也是为什么雷军会在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应该集中精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全球品牌声誉和影响力,为民营企业快速跨过“全球品牌关”提供指导和帮助”(原话)的原因,也是雷军不断想让小米冲击高端、形成品牌影响力的原因。“品牌影响力”,真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