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宵小

汉语词语,拼音xiāo xiǎo,释义:旧指晚上出来活动的盗贼,后来泛称行动鬼祟(suì)的坏人。

# 银根

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应,是市场上货币周转流通的情况。

# 耦合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交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协同完成特定任务的现象

# 昆弟之好

昆弟:兄弟。 释义:像兄弟一样要好,兄弟般的情谊。

# 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它是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故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 分野

作分界、界限等的代称,或喻指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分歧。

# 增发

股票增发配售是已上市的公司通过指定投资者(如大股东或机构投资者)或全部投资者额外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发行价格一般为发行前某一阶段的平均价的某一比例。简单的讲,增加股票的发行量,更多的融资,“圈”更多的钱。对企业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但是对市场存量资金是有压力的,是在给股市抽血。

# 利者,义之和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利,是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合作共赢,对大家都有利,才是真正利益。

#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 译文: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挫折了锋芒,消解了声响,调合了光辉,混同于尘埃,这叫做“玄同”。 分析: 道是万物之母,没有道也就没有万物的存在,所以道才是宇宙中最伟大、最真实的存在。但它却不恃功居万物之上,为王为主,反而以虚和无的形式,存在于万物之下之后,比尘埃还不起眼。以至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道”存在。这就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所以玄同讲的仍然无为。

# 假道伐虢(guó)

汉语成语,是指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出自《周易.系辞上传》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译文: 第一句意思很好理解,《周易》是以天地为准则,所以可以遵循天道,与之齐准。第二句意思也不难,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写道,“易者,阴阳而已”,而这幽明、死生、鬼神,“皆阴阳之变,天地之道也”。第三句与天地相应,可不违背天地之道。“智周万物者,天也,道济天下者,地也,知且仁,则知而不过”。我们都知道系辞是孔子所撰 ,其中不乏儒家仁义大道,而这一段话就是“圣人尽性之事”,“乐天理而又知天命,故能无忧,而其知益深”。这段话也是很“周易”,阴阳变化、天地循环,生生息息,互为益进。第四句就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朱熹说“天地之化无穷,而圣人为之范围,不使过于中道,所谓裁成者也。”天地间万物变化无穷无尽,且都有其道而不会出现误差,千千万,万万千都在其中,没有一件可以遗漏,从昼夜大道便可知这世间万物玄妙无常,至神至妙,没有固态,“易”也是没有形体的。 分析: 意思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迂回往复的。路不一定直着走才省力,有时候,拐个弯反而是在走捷径。成大事者要有远见,可以看重结果,不必拘泥于过程。此路不通,那就另寻他路;他路不通,不妨再拐个弯。 有些路虽通达,走的人多了,障碍未见得就少;有些路虽曲折,耗时却不见得多。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 精于思,讷于言,敏于事

注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 (1)讷(ne):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评析】 君子说话要谨慎,是因为"覆水难收",倘若随心所欲说出口,对于别人而言不但有失尊重,对自己而言,一旦君子对于决定的事情,便是即知即行,绝不犹豫推拖而耽误了时光。这一缓一急之间,正是体现君子有为有守的处世原则。

#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注释】 叩其两端而竭焉:指孔子就农夫所问的问题,从首尾两头开始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问题就不解自明了。叩,叩问。两端,指鄙夫所问问题的首尾。竭,尽。 【翻译】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从他所提问题的正反两头去探求,尽了我的力量来帮助他。”
【解读】 此章也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孔子本人是十分诚实和谦虚的。事实上任何人都不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全知全能,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头,研究到底,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 疏不间亲

原文:《管子·五辅》:“夫然,则下不倍(背叛)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加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释义: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能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 三种世面

1.世界之大。 2.众生之苦。 3.人心之明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