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可是沈哥,两个人互相“分担压力、缓解精神焦虑”也很好不是吗?真正的精神共鸣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沈哥能展开说说嘛
答: 我个人认为,精神共鸣不是简单廉价的情感需求满足,也不是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而产生的认知雷同为人处世方式的重叠,更不是简单的对某些问题简单的观点相和。
我认为能够上升到精神共鸣层次的两个人,首先要有相对独立的精神世界,有相对独立的世界观,有相对独立的能让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此彼此精神独立的基础上,一些浅表性的诸如一个动作便明彼此行动,相视一笑便知对方心意之类的默契自不必说,并且二者不仅能后理解彼此的思想,还能相互启发为对方的思想查缺补漏、完善彼此思想。彼此可以不认同一些彼此的一些观点,但能明白彼此观点的根脉源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世界产生或者建立新的认识。二者或许并非持有一样的人生态度,但是彼此不同的人生态度可以并行。二者拥有不同的知识体,不同的思维模式,会相互辩论、相互碰撞,但拥有一样的底层信念。
总而言之,我认为,真正能达到共鸣层级的两个人,应该是的两个独立精神世界个体为一个底层信念同行,而不是两个不同底层信念的个体拥有着同一个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