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因为大家都知道喜剧的核心是悲剧,悲剧更能引起共鸣。

答: 对“喜剧的核心是悲剧”这句话的理解,我实在是无力吐槽了,当然我不是针对我回复的这位朋友,而是针对当下喜剧电影这种浮躁的导向。

悲剧是喜剧的内核,将这句话体现最好的应该是卓别林的电影。在卓别林的电影中,总是以底层小人物为主角,用各种方式去展现底层小人物的困顿窘迫与无奈、世界的光怪陆离与荒诞,让观众在观看时,能够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的同时却又有种悲从中来的高级幽默。

喜剧内核或许真的是悲剧,但当下很多电影电视或者小品综艺都把它肤浅化了,他们所展现出的戏剧本身,体现的并不是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而是直接就是喜剧+悲剧的强行生硬转折,为煽情而煽情,为悲剧而悲剧,更有甚者直接拿着“内核”塞给观众,仿佛喜剧不悲情一下,就不够深刻、不够高大上一样,硬生生把喜剧演成了闹剧。

与之相反的,朱一旦短片,虽然简短,却精确地诠释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他从不煽情、也从不刻意展现悲情,它让你没心没肺哈哈大笑,同时也给你摆出了一场极尽讽刺的黑色幽默,告诉你,小人物的所谓人生无常,有时候就是上层很随意的一个决定,没有逻辑,没有规则,只有上层的心情好坏,使短片充满了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又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展现了现实主义的荒诞与魔幻,让你悲从喜来、笑着痛苦。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它的本质还是以喜剧为诠释形式,而不是以悲剧为诠释形式。我如果想看悲剧形式的诠释,我特么干嘛去看喜剧?我直接看悲剧不就好了?《哈姆雷特》不比你深刻?《麦克白》不比你悲情?我就是去看三十年前的《渴望》都比你煽情+催泪。

所以当下这些所谓做喜剧的,如果你实在底蕴不够、实在没啥文化、实在不够深刻,求求你就别去假装深沉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不假,但求求你先把喜剧这层皮做好了,能让观众开心的笑出来,再去研究更加深沉的表达吧,别再尴尬煽情、狼狈催泪了。

放过观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