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P40的阉割,很多人还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定位营销问题。现在很多人喜欢谈定位营销,但其实真明白的不多。

P40的阉割,其中一个目的在于衬托大杯和特大杯的性价比,倒逼目标用户更多的去选择大杯和特大杯。这就如同当年苹果7有32G,有128G,但没有64G,iPhone8有64G,有256G,但没有128G一样,都是为了形成对比,倒逼刚需用户选择更贵的产品,以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

说到这里,需要提到三个名词:品牌产品,利润产品,流量产品。华为品牌(不包括荣耀)的产品线定位如下:

Mate:商务旗舰级系列;P:高端时尚系列;Nova、畅享:性价比系列。这三者在华为品牌中分别代品牌产品,利润产品,流量产品。

现在说回P40系列。在每一个品牌中,其每一个产品线,同样可以如此细分为品牌产品,利润产品,流量产品。拿p40来说:

p40特大杯:品牌产品。

品牌产品的特点如下:能彰显品牌调性,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各种硬件指标提到顶点,足够贵足够好;让有钱人认可,让普通人被吸引;更高的价格衬托利润产品的性价比。

P40大杯:利润产品。

利润产品特点如下:能跑量;能有利润;有好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以及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价格,以及符合价格的配置。

P40中杯:流量产品。

流量产品特点如下:是心智产品,名称简单直接,一听就懂;吸引基数庞大的大众用户,方便裂变与传播;更差的配置衬托利润产品的性价比。

微观来看,你会发现mate系列、三星的S系列、苹果的11系列都是如此。

宏观来看,华为、三星、苹果各自的大产品线也是如此。

有朋友会说,P40阉割这么厉害,怎么做流量产品?P40担负的责任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普通消费者层面,这个层面的消费群体不像数码圈那样懂手机,他们要的只是品牌影响力和信任度以及能够接受的价格和各种感知不强但又确实能感知到的功能,在这几个方面,P40无疑是合格的。第二个层面,懂手机的数码圈消费群体,这个层面的消费者对新功能感知明显,对手机性能配置要求敏感,P40根本无法满足其需求,但P40却以更差的配置和确实的功能衬托出了利润产品P40大杯的性价比,在这一功能上,P40也是合格的。

说实话,这种营销当时确实令人觉得恶心,但是,要清楚一个问题:一个企业所做出的一切策略,肯定都是经过集体考虑商议出来的可以获得最大化利润的,毕竟大家开公司不都是以尽可能多的赚钱获利为目标吗?现在你明白了这其中的门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