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沈总,我今天参加了一下某证券公司在武汉举办的策略报告会。在会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机构太强了我们散户无法抗衡,而散户有越来越多的投资基金的趋势。其实我一直以来都知道机构无法抗衡,我们散户能赚的都是其他散户亏的钱,但是我感觉有点低估了机构的发展速度。我感觉我们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发展速度快,人民聪明,素质高,这样一来美国要很久才能发展成为都是机构几乎没有散户的股市可能我们很快就会实现。这让我有点恐慌。我今年刚刚大四毕业参加工作,我本科是会计金融专业的,我本想投入很大的精力在炒股上靠投机翻身。但是今天之后我觉得未来十年之后很可能我这种散户炒股只有死路一条,现在很慌,沈总有什么看法吗?
答: 我现在神烦那些什么“带你飞”的炒股人,带坏群体认知。这类人要么就是纯粹吹牛逼进行营销卖课的,要么就是曾经帮隐形资本做过操盘手,通过团队算法和顶层运作,帮隐形资本赚了钱,然后不干了,拿着这个经历吹自己一个人实盘操作骗粉丝骗流量,再然后就出来装大神卖课骗钱。
即使没有你讲的的前置,我也不建议抱有靠炒股翻身的想法。
股市从来不是什么提款机,而是绞肉机。任何散户都千万不要有想要在股市发家致富的想法,一旦你有了这个想法,你就已经输了一半了。
更不要去相信和眼馋那些什么带你飞的所谓的专业炒股大神的英雄事迹,很虚,他们只会拉你入坑再卖给你课。
庄家和一些被资本推出来的图腾式的所谓的实盘大神,玩的都是顶层运作,散户千万不要相信他们所谓的个人奇迹。而散户玩股票,玩到最后,玩的就是个心态。倾家荡产全职炒股的,心态永远不会好。
听我的,专心脚踏实地做实事,想玩股票没问题,但不要专职玩,更不要抱着炒股发家的心态倾家荡产去玩。我个人玩股票,也不过只是利用股票观察市场和人性,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最终还是为自己实体公司服务,股票上赚钱只是附加值。
别看我经常拿几百万上千万炒股,那也只是玩,即使亏了,距离我伤筋动骨还早。我还有公司,还有资产,还有上市公司股份,还有几千万可持续盈利的投资本金以及几千万的存款,即使股市亏进去千把万,我顶多肉疼一下,但不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会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盈亏,千万不要以我玩股票的标准和盈亏去要求自己。
最后,再重复一句:股市是绞肉机,股市中也不存在常胜将军,普通人千万不要全职玩股票,不明白这个问题的,无论你能赚多少,最终都会再亏进去。
肺腑之言,谨之慎之!!!
问:
是的沈总,感谢您花时间给我的宝贵意见。
我其实看的很清楚,散户想发家致富很难,而且我怀疑很多妖股是庄家运作的,亏本运作的,为的就是给散户一个梦想,去前赴后继地为了那一线希望去倾家荡产被收割。但是我也看得很清楚,就算我将来炒股能有所成绩,财务和本职工作永远是我的主业和基本面现金流,炒股永远是我的副业,我也不会融资杠杆去做,我的原则是赚能力范围内的钱。炒股这一行我的看法是天道酬勤,它也是很多综合素质强,但是没有好的资源之类敲门砖的很好的一个变现渠道。出于我对个人能力的自信所以我还是想坚持炒股。但是我现在对炒股这个行业有点悲观了,我本来计划给自己三年时间做到稳定盈利,现在我觉得花费精力投入,将来很可能炒股的上限就只有机构投资者的年化18%盈利了,因为市场上的傻子不够多了,都去投资基金了,那股票就会变得理智,就没有做的意义了。
我现在感觉就是一个热爱的,视为远期希望的行业在我这里黑暗了。感觉突然有点迷茫,因为我的会计专业可以预见的也很黑暗。
答:
看到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刚才看你之前的回复,真担心你抛了主业玩炒股
如果只是玩,那么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也不用觉得灰心。要记住一个现实,无论某个行业或者资本游戏的全局上限和平均是多少、或者它的行业前景多渺茫,它都会存在个体上限的不确定性。如果你想成为这个游戏的高端玩家,那么不需要在意傻子够不够多、全局上限是多少,傻子不够多那就赚聪明人的钱嘛,前提是把自己锤炼成这个领域更聪明的人,只要你能做到这一步,那么你在这个游戏中就不受全局上限的限制。
给你说个例子吧,有点长:我的当铺,最初是个小额贷款公司,当时我也是研究生刚毕业一两年,也没有太多钱,跟其他小贷一样,基本钱都是从银行拿的,赚二手差价。当时上海这种小额贷款公司遍地都是,13、14年前后,是这个生意最红火的时候,稍微好点的小贷,每天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进账,大多数小贷公司老板都沉浸在用纸壳箱尼龙袋装钱的喜悦中。但因为个人不断的金融学习和对政策的研究,我从其中看到了国家紧缩[[名词解释#银根|银根]]的意向,于是我立刻注册了典当公司,进行了转型,当时典当公司也容易注册。当时我也点过几个比较要好的同行,但大多都不信,因为生意实在太好了,好到足以让人迷失。结果15年底,银行毫无征兆地紧缩银根,对应的手段也很贼,很多都是银行经理给熟识的小贷老板打电话或者请客吃饭,然后说这个月因为上级单位要查账核账,让先快把贷的钱还上,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让自己难做,等这个月走完程序,重新贷给他,小事一桩。当时的环境小贷老板都跟银行很熟,也是彼此有用处,一听朋友这么说了,很多都凑钱先把银行还了,没回来的贷款,自己掏老本也先垫上了,银行就这样把很多贷款都安全的“骗”了回来。结果银行这帮人收回去贷款就再也没给放,几个月后,小额公司们因为拿不到银行贷款,而放出去的又收不回来,而他们之间相互串钱的三角债也还不上,欠的民间机构贷款也堵不上,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行业一片哀嚎,倾家荡产的小贷老板一堆,于是那个时候的大部分小贷就这样被洗了牌。而我的典当行是合法合规的正常机构,不受此限制、也未受波及。
说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你,永远不要放下学习。如果你想玩一个游戏,就要不间断的去进行相关研究学习,小到行业趋势,大到国家政策,只要与之相关的,都要学习,不间断的学习。这样,个体就有机会突破这个游戏的全局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