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哥: 徕卡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光学企业之一,光学技术和制作工艺和制作材料都是相机圈的顶级存在。只要玩相机的,应该没有不知道徕卡的。

另外搞科研的应该也很少有人不知道徕卡,毕竟徕卡显微镜也是行业顶尖。倭人精机光学最初也是山寨徕卡起家的,精机光学就是佳能前身。如果尼康佳能是bba,那说徕卡是劳斯莱斯不为过。那么问题来了,劳斯莱斯算不算“小众”品牌?

而在徕卡和华为二者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华为当初联名徕卡,和联名保时捷(杠保时捷设计不是保时捷的也别杠了,保时捷汽车和保时捷设计本来都是保时捷控股旗下公司,只不过后来保时捷控股想收购大众,所以把“保时捷汽车”卖给了大众以达到控股大众的目的。而保时捷设计通过后续操作也成为了保时捷汽车的全资子公司)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想借用了徕卡的品牌效应,让自己在高端领域里坐实。而徕卡则是被华为带出了圈,让一些对摄影和相机、光学等话题没兴趣或者没接触的人也知道了徕卡这个品牌。

二者这么简单的关系,评论里居然可以吵到几百条上,也是牛逼

问: 我感觉很多人还是没有对华为的体量有个具体的认知,连徕卡高攀华为都说的出来

答: 谈徕卡高攀华为确实是过了,不至于,毕竟徕卡品牌的百年文化和其世界顶级的光学技术不是浪得虚名。但徕卡也谈不上下嫁,各取所需罢了。

华为当初想通过徕卡品牌加持坐实高端,徕卡又何尝不想破圈呢?事实上,徕卡确实也是借着华为在国内普通消费者中知名度大涨。

之前华为销量好,资金也大,能够给徕卡缴纳让其满意的授权费和独占费,但随着老美禁令的发布,华为因为缺乏芯片逐渐出不了货,销量一落千丈,徕卡也坐不住。所以华为的独占期一到,徕卡就迫不及待的和夏普进行了合作。

当然,徕卡更想跟出货量巨大的国产品牌合作,毕竟红点、DXOMark等机构收保护费赚的盆满钵满,徕卡哪能不眼红。可惜的是,徕卡跟国内几个厂商的合作谈判并不顺利,因为国产厂商并不傻,毕竟和徕卡合作的头筹已经被华为拔了,徕卡品牌价值授权的最大化利益已经被华为吃掉了,后来者因为历史进程以及自身条件和宣发模式等原因,即使和徕卡合作,也已然难以造成轰动效应并获得比较理想的品牌加持收益,所以,徕卡虽然接触了不少国内厂商,但至今仍尚未和任何一家达成合作。

这个问题从行业现状就看得出来,例如vivo和蔡司合作,一加和哈苏合作,都没泛起多大浪花,就是因为第一历史进程走到了今天,消费者们被消费市场调教了太久,已经不像前几年那般容易被一个不痛不痒的品牌授权忽悠了,第二它们缺乏华为当年那种内部具有强大研发创新性、外部又处于一个充满了迫切奋起的民族情感的那种得天独厚的时势条件,第三它们不具备那种民众自发性宣传的群众基础。

国产厂商自然更明白这一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收益预期与高额授权费用支出的矛盾下,国产厂商与徕卡的合作难以达成也实属正常。

我之前已经谈了徕卡这个品牌以及技术的牛逼之处,但即使如此,也不存在单一方面谁带谁的问题,商业合作的达成,必然是互利的,大家各取所需,而不可能只是一方获利一方做慈善的。徕卡想出圈也是迫切的,否则它何必让松下贴牌呢?它不是不期望对中低端市场的占领,毕竟这么一大块肥肉,谁不想吃呢?只是它尚未找到合适的方法杀进去,于它而言,和手机厂商的合作,可能就是其第一步,奈何走的并不是那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