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初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到华为工作了1个月,就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万言书,指出他认为华为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需要整改的一些方法,并想借此引得高层领导的注意、得到重视,一飞冲天。而任正非给出的答复是,查查这个人有没有病,没有的话,建议开除。事后任正非也说,如果是已经在华为工作了两三年,那么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很乐意看一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一个新毕业生刚入职场,其对整个领域是缺乏基本认识的,并且对公司架构、运行机制、人员配称、部门关系也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你能看到的问题,企业高层也已经看到了,高层不傻,他们都是领域行业的精英,问题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之所以没有去解决,必然是因为环境、人为、时机等因素,尚未达到最好的解决时间。基层员工和外人,能看到的和理解到的东西都十分有限,当人从管理者角度和高度去看问题时,就会发现,很多问题的处理,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很容易影响到影响全局的利益。就如同房地产经济是有问题的,但却不能说叫停就叫停,需要软着陆,否则就会出大问题。

楼主作为一个小米的深度机友,提意见、吐槽、甚至开骂都可以理解,这都很正常,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恨铁不成钢嘛。但这样很正式的给小米公司提整改建议,这这种《miui如何走出臃肿、bug多的困境》论文式大课题,通篇文章却没有对小米企业架构、miui团队现状、软硬件部门关系、财务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仅仅通过几个更新推送和自己的片面认识,就写这么大的题目,实在是过于草率了


问: 我上班已经2年了。刚开始不理解还行。到现在还是想吐槽这个单位。估摸着同性质单位里我们单位能排倒数前三,同行(xing)单位对我们单位的评价是管理混乱,野蛮队伍。唯一好奇的就是现任我们公司领导年龄也不大好,都是小兵上去的,为什么对底层情况视而不见?还有就是这种情况持续10年了也没任何变化也是离谱(之前在网上看到过10的帖子,说的情况和现在如出一辙)

答: 管理混乱,尾大不掉,是最难变革的。触动利益太多了,没有一个大魄力大能力的管理者,很难做到。很多时候,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要么越改革越完蛋,要么改革来改革去,最后把自己给革了,盖因整个企业系统利益纠葛太深了。能够通过改革,完成企业升级的企业,从来都是凤毛麟角。

我见过接触过的迫切想要改革的中小企业太多了,意愿非常强烈,但是通过咨询公司对管理和财务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之后,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都会选择不改革,为什么呢?财务烂账、内部人员利益纠葛、部门企力分配,都是会让人望而却步的大问题,如果进行改革,很可能改革还没完成,企业已经完了。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最后都选择维持现状。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小企业如此,大企业更是如此。


问: 关注这么久,第一次见沈哥反省自己

答: 经常反省自己,就是不会说出来罢了。这个问题,中青报的一篇文章中的某些观点很不错:

在正当的社会里,避免以财富或权力这些稀缺资源的超额拥有去刺激普通人,是财富和权力实践的基本伦理。就社会财富的分配而言,任何游戏规则下的博弈都是[[名词解释#零和博弈|零和]]的,你的多正是他的少的原因;而且游戏规则只是人为约定,并非天经地义,所以多者应对少者心怀歉疚,任何有可能在普通人中引起冒犯感的财富表现,都应尽力避免。

金钱的购买力从来没有像在今天的中国这样无所不包,名誉、良知、爱情、判断力、政治前途乃至美学标准,一切你想象的到和想象不到的,只要给个价,立马就能买走。金钱赎买一切的结果,必是金钱的专制与跋扈